【頂輝視點(四十九)】三四線城市招商開始全面內卷了嗎?
發表時間:2022-04-07 10:22
2000年后中國經濟高速增長已經偃旗息鼓,從2007年度最高的GDP增速14.23%,到2019年的6.11%(2020年受疫情影響,增速為2.3%),增速放緩成為常態。經濟發展三駕馬車中投資、出口和消費的增長均面臨壓力。從消費層面來看,多年來寬松的貨幣政策在推高房價的同時也將經濟推向滯漲的邊緣,目前更疊加人口紅利消失和老齡化的壓制,根據相關統計數據顯示,00后人數比90后少了近4700萬,這個殘酷的數據反映出中國人口在2026或2027年達到高峰,而人口紅利在2030前后將消失。
當前中國經濟已進入平穩增長階段,在此新態勢下,人口、資金和資源向國內一、二線城市和省會城市匯集是一種普遍規律。中國城市格局已經從2012年后出現拐點,從主動分散的中小城鎮化轉變為被動集中的大城市化,部分城市甚至出現收縮態勢。特別是在高鐵八縱八橫網絡初具雛形的最近五年,傳統強勢的長三角、京津冀、粵港澳等三大發達經濟圈,和新興的成渝、武漢、鄭州等區域節點城市集群,紛紛憑借交通、就業、戶籍政策、教育、醫療等優勢資源,不斷加大自身吸引力,其人才、技術、資本的集聚效應顯著。三四城市本身經濟總量就較小、產業結構尚不完善、高端人才匱乏,同時還在不斷流失人口,尤其是年輕人,這對于地方政府進行產業招商來說,是一個亟待解決的問題。
根據資料,2019年我國東部省份人口凈流入規模超過150萬。若按照秦嶺-淮河一線來劃分南北方的話,則2019年南方省份人口凈流入達到167萬。而當前中國經濟增速不斷放緩,投資回報率持續下降,這就要求勞動力、資本、技術和土地這些生產要素進一步集聚,才能節省成本,同時提高勞動生產率。因此,未來一線和新一線的人口集中度還將繼續提升,尤其是中高端人才在大城市的聚集程度還將繼續提高。
國家發改委發布的《2019年新型城鎮化建設重點任務》中,對部分中小城市第一次提出了“收縮型城市”,對大城市第一次提出超大城市“大幅增加落戶規?!保锌赡軓氐赘淖冎袊某鞘懈窬?。根據公開資料顯示,2014-2017年間共有26個城市出現持續的人口凈流出,成為收縮型城市。相關城市主要可分為四類:資源枯竭型、產業變遷型、地理偏遠型以及被動虹吸型。
傳統的地方政府招商模式過度依賴土地、財政、政策補貼,內陸城市主要以政策優惠扶持為核心抓手,通過駐京/駐滬辦、線上推廣、實地宣講團等渠道開展招商引資,各地政策同質化內卷化嚴重。此外,對于高新技術產業的招商,三四線城市提供不了其所需的產業鏈、資金鏈、人才鏈,缺乏培育其成長的沃土,因此很難吸引項目落地。這成為了三四線城市經濟發展的一個主要痛點。由于激勵機制的原因,當前城市發展思路基本都是擴張再擴張,總體上沒有認識到“小而美”的必然性和重要性,部分收縮型城市在人口流出的同時,其建成區面積卻在持續擴張,從而導致城市資源錯配。比如大慶,與90年代相比,2015年的人口密度下降了32%左右。再比如吉林市,2010-2017年戶籍人口減少了19萬,建成區面積卻增加了23平方公里,導致人口密度下降了4.3%。這種情況這意味著,人口和公用設施的資源錯配,土地資源配置效率降低,特別是原有的公共服務本來就無法獲得更優質的資源,現在利用率更加低下,其服務水平出現惡性循環。而為了提升公用設施和土地資源的利用率和坪效,地方政府將招商引資作為更重要的指標來推動,但自身的公共服務在招商引資,招商引智層面卻不具備吸引力。
產業轉移是生產力空間轉移的一種重要方式,是欠發達地區實現跨越式發展的強大外力。產業轉移利于承接地產業結構優化升級,提升產業承接地綜合經濟實力。隨著區域經濟的發展和產業分工的深化,區域產業早己呈現出從東向西梯度轉移的態勢。過去中西部地區招商主要依賴于承接東部的產業轉移。東部地區經濟快速增長,勞動力、土地等要素成本大幅提升,對勞動密集型企業不再具有吸引力。然而,產業梯度轉移背后的深層原因是2000年后中國經濟高速增長,在全球供應鏈層面,加入WTO進入世界貿易分工體系后出口的快速增長;在固定資產投資層面,中國城市化和城鎮化過程中帶動固定資產投資高速增長。2012年后隨著出口和投資不斷降速實體經濟缺乏新增長點中國GDP增速趨勢性下滑,寬松的貨幣政策帶來的“過剩的資本”繼續推動著產業的繁榮和不斷的向中西部城市溢出。
隨著上述幾個“舊動能”的逐漸衰減,疊加當前國際形勢日趨動蕩,跨國公司更傾向于將人力密集型產業優先向東南亞、印度等地區轉移,三四線城市單純的土地、稅收招商政策不再具備吸引力。而先進制造業、資金密集型制造業,對人才、產業配套要求極高,由于優質的人才、技術、客戶資源集聚于一線及少數龍頭二線城市,面對傳統的長三角、京津冀和大灣區,以及新興的成渝、武漢、鄭州城市集群,部分三、四線城市競爭力極弱,在供應鏈層面配套補足,同時在承接產業梯度轉移和招商引資層面出現同質化競爭,進而進入所謂“內卷化”階段。
多數三四線城市的產業園區尚處在要素聚集的同質化階段,原有的招商引資形式面臨的主要問題如下:
1、優惠政策以稅收返還為主,輔以實物、廠房、土地、資金補貼,各地同質化嚴重;
2、地理距離因素導致政府對招商對象企業了解有限,騙取扶持、補貼的現象屢有發生,加劇地方政府潛在的財政、合規及聲譽風險;
3、地方政府因財政、人才等方面限制,難以維持大規模的專業化團隊,主動的專業化招商團隊維護成本極高;
4、線上推廣活動難以形成獨特壁壘,且依賴于外部合作方的流量導入;
5、各項招商活動自身無法直接產生經濟收益,相關部門團隊淪為純粹的成本中心,活動規模與扶持力度受到政府財政資源的限制,財政緊繃更導致招商預算日益趨緊,拓展活動頻度和力度邊際減弱。
基于以上因素,對于很多招商人員而言,由于各地要素基本接近,“現在招商引資的內卷更多地表達一種消耗精力的死循環”,不能不消耗資源去招商,然后資金精力和資源更多消耗在過程中,獲得的收益往往較為一般。
當前形勢下,新的招商引資模式必須調出原有的思維窠臼,從內卷化走向外卷化,從不動化走向進化。城市招商不應限于本地地理空間,應著眼于資本輸出和“飛地模式”帶來的生產總值和財稅,從外部卷入資源。
以鹽城為例,2016年,鹽城政府下屬的鹽城東方集團,錨定上海內環內的高端寫字樓,購進位于保利綠地廣場、金融街靜安中心、中信廣場等3處共6.7萬平方米優質資產;集團依托保利綠地廣場設立中國鹽城(上海)國際科創中心,打造“上海研發基地+鹽城產業化基地”的“雙基地”聯動的新型經濟結構,構建駐滬招商、“飛地”研發的新模式;基地承擔了為鹽城經開區招商引資搭建“橋頭堡”的重要任務,吸引了東風悅達、華人運通、建信人壽、德國西諾德等一系列知名企業落戶,并計劃在更大范圍內推廣。
過去十五年隨著東部大城市經濟的發展,生產要素成本的大幅提升,對勞動密集型企業失去吸引力,中西部地區開始承接東部產業梯度轉移,政府打造產業園區招商引資,然而由于GDP增速下滑,新舊動能轉化困難,居民、政府和企業杠桿水平居高不下,三四線城市優秀人才流失,同質化招商引資困難使得許多三四線城市的招商走向內卷化。對于三四線城市來說,著力以輕重資產的模式打造“反向飛地”或許是個不錯的選擇,雖然所投項目遍布于各大一線城市,但只要最終可以實現導入產業、資金、資源,反哺當地經濟發展的目的,即相當于投資于本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