鳳凰網《風暴眼》出品
一場起于中概股暴跌的狂潮,在踩踏狂潮下,向港股和A股蔓延,最終出現了全軍盡墨的局面。
滬指失守3100點,暴跌4.95%創兩年來最大單日跌幅;恒生科技指數繼周一暴跌11%創歷史最大單日跌幅后,周二繼續大跌逾7%;騰訊控股盤中跌破300港幣,距歷史最高點跌超60%,市值自高點以來蒸發4.56萬億港幣。
踩踏和暴跌,崩盤和恐慌,割肉和套牢,痛苦和麻木……各種動作和各種情緒在市場里涌動。
在外圍股市尚未有大幅下跌,全球并未出現金融危機的情況下,以中概股為代表的中國科技股,為何出現如此暴跌?港股、A股又為何被傳染?現在是否已經到了抄底的黃金時代?鳳凰網《風暴眼》為您解讀。
中概股“血腥三日”
從北京時間3月10日晚開始,中概股開啟了連續三個交易日的大幅殺跌。
截至隔夜美股收盤,納斯達克中國金龍指數報5181.3點,為2013年6月以來新低。一年跌幅達到70.73%,較2021年2月創下的歷史高點20893.02點,累計跌幅達到75.2%。
港股和A股周二亦難以幸免,其中恒指跌5.73%,下破2萬點大關,報18412.97點,刷新6年低位;恒生科技指數大跌8.19%,而就在昨天,該指數剛剛創下歷史最大單日跌幅(11%);A股滬指單日4.95%的跌幅則創出逾兩年跌幅紀錄。
在中概股連日的大跌中,類似阿里、騰訊這樣的明星科技股可以拉出長長的一條跌幅名單:
騰訊跌10.19%,跌破300港元關口,市值自高點以來蒸發4.35萬億港幣;
阿里巴巴跌10.32%,相比于最高點的8000億美元,如今市值為2092億美元,蒸發了5908億美元;
百度跌8.37%,市值為379.28億美元,相較最高點954.15億美元,已蒸發574.87億美元;
京東跌10.52%,市值為667.89億美元,相較最高點近2000億美元已蒸發1300多億美元;
拼多多跌20.54%,市值為319.96億美元,相較最高點近2600億美元,蒸發近2300億美元。
據《風暴眼》估算,短短三個交易日,在美上市中概股合計市值蒸發1007億美元,折合人民幣6400億元。
如果將眼光拉長,從中概股市值高點計算,則市值蒸發的數額更為驚人。僅騰訊、阿里、百度、京東、拼多多5只明星股,自高點以來市值蒸發即已達到10萬億人民幣。
股市,到底怎么了?
踩踏是如何出現的?
分析本次大跌的原因,不難發現,這是一場由美股市場中概股暴跌所引發的慘案。
而中概股大跌的直接原因則來自于3月10日晚間的一條消息。當天,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簡稱SEC)依據其此前出臺的《外國公司問責法》(簡稱HFCAA),將百濟神州、百勝中國、再鼎醫藥、盛美半導體、和黃醫藥列入了“預定摘牌”的暫定清單。
雖然僅隔幾小時,在3月11日凌晨,中國證監會便罕見地在公眾號上發布消息稱,“美國證監會此舉只是執行此前其出臺的《外國公司問責法》的一個正常步驟”,但這項安撫市場的舉措,卻并沒有阻止中概股當晚狂跌的腳步。
當晚,中概股迎來一場血雨腥風——阿里、京東、拼多多、B站、愛奇藝、貝殼、蔚來等公司股價紛紛暴跌。其中,貝殼跌近 24%,愛奇藝跌近 22%。京東則遭遇了在美上市以來最大跌幅,下跌將近16%。
自此,中概股的大跌便一發不可收拾,追蹤中概股科技股走勢的納斯達克中國金龍指數截至目前已經連續大跌3個交易日,累計跌幅已經接近20%。
更為讓投資者擔憂的是,美股市場上的暴跌開始逐漸向港股市場傳染。恒生科技指數在中概股暴跌次日亦大跌超4%,而在此后的兩個交易日里,這一指數更是連續暴跌11.03%和8.19%。
港股市場的暴跌除了中概股的傳染之外,市場上的一則傳聞更是讓投資者的恐慌情緒雪上加霜。
從3月14日(周一)起,一則關于“跟蹤新興市場指數的資金出現流動性缺口”的傳言便在市場流傳。
該傳言觀點稱,由于俄烏沖突持續,俄羅斯股市暫停交易并遭反制裁,導致眾多跟蹤MSCI旗下新興市場指數的國際資金出現2700億的流動性缺口。因此,該指數中流動性最好的港股和A股遭外資贖回以滿足流動性需求。
截至目前,針對該傳聞并沒有官方機構予以承認或否認,但俄烏局勢趨緊,以及由此引發的地緣政治的擔憂的確影響了投資者的信心。
實際上,拋開這則傳聞不談,市場本身對于流動性是否充足一直存有疑慮。
上周五,央行公布了2月金融統計數據報告,其中的信貸數據遠不及市場預期,居民長期貸款更是出現了2007年有記錄以來的首次負增長。而今天央行MLF(中期借貸便利)降息“爽約”,更是加重了市場對于流動性不足的擔憂。
除此之外,外資減持中國利率債的行為,也讓市場充滿了顧慮。
中央結算公司數據顯示,截至2022年2月末,境外機構在中央結算公司的債券托管面額環比減少近670億元。據渣打統計,2月末,外資減持中國債券總計約803億元(含同業存單),創有記錄以來新高。
對于外資減持中國債券的消息,洪灝在其最新一份研報中寫道:“這可能是由于俄羅斯央行需要出售其持有的部分中國國債以籌集現金,因美國凍結其外匯儲備。但這也必定存在一部分資金減持、國外賬戶贖回的情況。畢竟,一些國際大行已經下調了中國國債評級,并建議客戶減持?!?br />
中概股、港股連續大跌,今天,A股市場也終于在重壓之下“破防”了——滬指暴跌4.95%,創2020年2月3日以來最大單日跌幅。
據鳳凰網《風暴眼》梳理wind數據,今天滬深兩市總市值從88.09萬億元下降至84.02億元,合計蒸發總市值達4萬億元,如果以2億股民來算,今天一天人均虧損達到2萬元。
從今天的盤面可以看出,隨著午后洶涌的賣盤涌出,指數出現瀑布式大跌,引發機構減倉避險,股民紛紛割肉,從而導致股價進一步下跌,更多的機構減倉,更多的股民割肉……情況螺旋形變壞,最終形成了踩踏和崩盤。
歷史低估值下的博弈:有人抄底,有人割肉
在經歷過前期的大跌之后,從歷史估值情況來看,無論是中概股、港股市場上的科技股,還是整個A股,均已落入低估值區間。
以恒生科技指數為例,當前滾動市盈率為36.54倍,分位點為32.94%,這也意味著當前恒生科技股比歷史上接近67%的情況還要便宜。
而從A股的視角來看,當前wind全A的滾動市盈率為16.39倍,分位點為35.68%,這也意味著當前A股估值比歷史上接近64%的情況下還要便宜。
而從個股的角度來講,無論是阿里巴巴還是騰訊,均已經處于歷史估值的低位了,阿里巴巴當前估值分位點為15.96%,而騰訊當前估值的分位點為0,這也意味著,如果從市盈率的角度來看,騰訊當前已經比歷史上任何時候都便宜了。
.6倍,分位點為0)
不過,即便是落入了低估值的區間,但是在市場情緒作用下,資金的態度仍然出現了分歧。正所謂“有人星夜赴考場,有人辭官歸故里”,面對同樣的市場情況,不同的資金選擇了截然相反的操作。
這一點在滬深港通的資金流向上顯得尤為明顯。
今日,A股大跌近5%,滬深港通北向資金今日亦再度單邊凈賣出160.24億元,單日凈賣出額位居歷史第三。而3月以來,北向資金累計凈賣出額已超645億元,已經逼近了此前月度歷史紀錄,2020年3月,北向資金累計凈賣出678.7億元。
但與此同時,南下的資金卻維持了持續凈流入的狀態。滬深港通南向資金今日凈買入93.85億港元。其中,騰訊控股和美團分別獲凈買入57.44億港元、17.62億港元。
對于中概股、港股,以及A股未來的走勢,當前投行所給出的觀點也出現分歧。
就在昨晚中概股暴跌期間,摩根大通大批量地給予中概股下調評級。
摩根大通分析師Alex Yao將阿里巴巴評級從增持下調至減持,目標價從180美元下調至65美元;該分析師表示,由于地緣政治和宏觀風險上升,大量全球投資者正在減少對中國互聯網行業的投資。此外,愛奇藝的評級同樣被從增持下調至減持,目標價從8美元下調至2美元。
不過,摩根大通在研報中同時表示,“雖然我們認為中國互聯網在6-12個月內沒有吸引力,但我們認為,在我們的覆蓋范圍內,至少有10只股票在三年內的市值可能會翻一番以上,從長期來看基本面將超越人氣和技術面的影響,成為股價的主要驅動因素?!?br />
交銀國際董事總經理洪灝在接受鳳凰網《風暴眼》采訪的時候認同了港股目前已經處于低估值區間的說法,不過,他同時提醒,“便宜并不意味著就是最低點,市場未來的波動性不是每一個人都能夠承受的。有的人認為已經跌了80%了,估值很便宜,要去抄底。但是現在去抄底是逆勢而行,我不建議普通投資者這樣做?!焙闉f,“不要立于危墻之下。”
值得一提的是,在偏悲觀預期之外,市場上也有重量級資金選擇了提前入手。
在中概股整體表現弱勢,導致市場整體低迷,資金避險情緒升溫的同時,芒格在抄底阿里,“而中國巴菲特”段永平則在抄底騰訊,去年8月他就曾發文表示“今天買了點騰訊控股,再跌再多買些?!?br />
3月8日,段永平再度發聲:“我計劃每掉 10% 加一次倉?!彼€補充道:“騰訊目前占我比重還非常低,目前對我的吸引力還沒到讓我賣掉任何別的股票去換的地步,但再掉幾次說不定我就要認真想想了?!?br />
從昨天開始,段永平已經開始著手賣掉蘋果、伯克希爾,來加倉騰訊了。3月14午間,段永平接連更新兩條動態,稱“這個禮拜五有一批145的蘋果的put到期,很久以前賣的。這筆錢出來可以考慮放一半在騰訊上?!?br />
今日早間,段永平再發動態稱,“明天準備拿BRKB(伯克希爾)換點,不等了。
24小時服務熱線